央行: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
来源:界面快报 日期:2023-09-27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。
会议指出, 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,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地见效,加大对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,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其中提到,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,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地见效,加大对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,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,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。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,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。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政策部署,以及各银行出台的调整细则,9月25日起,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正式落地实施。
“房贷利率从今年调整前的5.43%降到4.2%了,一个月省了500多块,贷款总额是108万。”9月25日上午,安徽的林女士告诉时代财经,今天凌晨两点,她就打开农行手机APP查询房贷调整情况。“和彩票兑奖一样,很激动。”林女士说。
当天,已有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开始下调存量首套住房、二套转首套,以及公积金组合贷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。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等均已在手机银行APP中上线“存量房贷利率调整”服务,方便房贷业务客户进行信息查询。
国有行、股份行影响较大
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于9月初发布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31日通知,自9月25日起,允许商业银行开始下调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。
此后,四大行进一步明确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事项。9月7日,工、农、中、建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公告,对于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首套房贷,明确将于9月25日主动批量调整利率,整个过程不需要借款人操作。
另一方面,对于二套转首套利率调整,则需要借款人在9月25日起,向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首套房贷款相关证明资料,银行将在10月25日对审核通过的业务,进行统一批量调整。
从各家银行公告来看,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幅度与贷款发放时间、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情况相关。据央视财经报道,全国范围调整的平均幅度大约为80个基点。
净息差和利润仍将面临下行压力
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之前,年内LPR已经历过两轮调降,贷款利率呈明显下行趋势。
根据普华永道9月22日发布《2023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》报告显示,2023年上半年,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均下降10个基点。据央行统计,上半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.18%,比上年同期降低107个基点。
政策驱动下,银行业正在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,不过盈利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。普华永道报告称,2023年上半年,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,继续扩大贷款投放以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,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。
据普华永道统计,2023年上半年,58家A股/H股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.50%,较上年同期增速回落明显;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3.49%,增速同比放缓,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.78%。上市银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(ROA)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(ROE)均有下降。
普华永道分析称,在让利实体经济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下,加之下半年商业银行存量房贷利率具体调整细则落地,银行净息差和利润仍将面临下行压力。普华永道报告显示,2023年上半年,上市银行客户贷款持续增加,贷款余额158.83万亿元,较2022年增长11.58万亿元,增幅7.86%,相比2022年下半年增速显著回升4.47个百分点,高于上年同期增速0.15个百分点。
其中,大型商业银行增速最快,其次是城农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。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3.52%,加大了对基建、绿色、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。零售贷款增长乏力,消费、按揭贷款增长需求不足。2023年上半年,上市银行零售贷款总额56.65亿元,较年初仅增长2.21%,增幅趋缓。
e公司讯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(总第102次)例会于9月25日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指出,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“风险中性”理念,综合施策、校正背离、稳定预期,坚决对单边、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,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